首页 >> 钟表文化 >> 钟表展上的“非主流”文化

钟表文化

钟表展上的“非主流”文化
发布时间:2011-12-02      作者:中国经营报

 

如今,瑞士每生产三块手表,就有一块是戴在中国人的手腕上,但是,俨然已经成为瑞士钟表业救世主的中国,却鲜有举办过像样的国际钟表展。
前不久,号称在亚洲唯一可以和百达翡丽(PATEK PHILIPPE)相提并论的香港钟表收藏家钟泳麟先生,在北京国贸亲自组织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钟表展(China International Watch EXhibition,以下简称CIWE)。虽然由于大牌们的爽约(品牌之间竞争所致)导致最终参展的品牌无论在知名度,还是影响力上,都不及当初宣传时的霸气,但无心插柳柳成荫,正是大腕们的缺席,反倒让那些最后留下来的瑞士顶级独立制表大师的品牌,从配角一跃成为主角,使本届CIWE成为一场耐人寻味的小众盛筵。
八仙过海各显神通
此次CIWE,世界上最负盛名的8位独立制表大师的作品首次齐聚一堂。不用说在中国,就算在巴塞尔这样世界顶级的表展中,能一次性遇见这么多顶级大师的作品也实属不易。这些小众品牌,在财力上自然是无法和那些多金的大牌相比,它们没有钱打广告,有些甚至之前还在为参展的费用而发愁,多亏钟泳麟大哥鼎立相助,这些品牌才得以相聚北京。
由于是独立制表大师的作品,每一款手表,从最初的设计,零件打磨,到最终的组装,基本上全部由一个人完成,可谓真正的限量定制。这样的制作标准,是那些以量取胜的瑞士手表品牌永远都无法企及的。国内的有些媒体将此次表展戏称为非主流品牌的群英会,这样说虽然有些片面,但就单从价格这一点来看,非主流之名当之无愧。
在这次展会的所有手表中,我想没有什么能比高珀富斯(GREUBEL FORSEY)更贵的了。如果问世界上什么手表品牌最贵?在某种意义上,就是高珀富斯。这是唯一一个几乎没有一款表低于300万元人民币的品牌。在国际钟表拍卖会上,它也是最高成交价的常客。高珀富斯最醒目的特点来自于它镂空的30°双体陀飞轮和四体陀飞轮,将不止一个陀飞轮放入一枚手表中,并让它们协调运作,同时还散发艺术的美感,不得不让人感叹Robert GreubelStephen Forsey两位设计师的鬼斧神工。
此次CIWE的另一个重量级参展品牌是MB & F,这是一个在当今瑞士表坛不能不提的名字。它的全名是Maximilian Büsser & Friends。直译的话,就是 Maximilian Büsser和他的朋友们。严格来说,MB & F并不是一个钟表品牌,而是艺术与微机械技术的概念实验室。作为这个实验室的领头人,Maximilian Büsser曾经在海瑞温斯顿(Harry Winston)担任了7年钟表部的主管,著名的前卫手表Opus就是他当时负责的项目。如今,MaximillianMB&F打造了一座钟表的乌托邦,这里没有传统的束缚,任何想象力都可以转化为现实,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前卫手表。
其实,说MB&F设计的是手表都有些对不起人家,他们将自己的作品称之为钟表机器(HorologicalMachinES),缩写为HM,每款都用数字编号。从2007年品牌创立开始,钟表机器已经诞生了四代,最新的HM四号已于今年在巴塞尔表展亮相,它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Thunderbolt(雷霆)。雷霆的外观如同两个并联在一起的喷气式发动机,仿佛科幻电影中的飞行器。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Maximilian自童年起对飞机的极度热爱。这款手表一经推出,就被收藏家们疯狂预订一空。
如今很多钟表杂志中大师泛滥,似乎能做陀飞轮的都叫大师了,如果这样的级别都可以称为大师,那么MAITRES du TEMPS(意为:时间的大师)的设计师就得是宗师了。MAITRES du TEMPSChristophe ClaretRoger Dubuis(罗杰杜比)及Peter Speake-Marin三位制表大师联袂打造,任何一位单独念出来都是响当当的名号,并且都已自立门户。这个品牌不但设计师重量级,手表的分量也异常之重,那些觉得沛纳海和宇舶戴着都显沉的人,真应该来试试MAITRES du TEMPS
本次钟表展最年轻的参展品牌,是于2010年亮相的Laurent Ferrier。虽然Laurent Ferrier本人已经一把花白胡子,但在自立门户的瑞士制表大师中,依然算个新秀。虽说是新秀,Laurent Ferrier即在2010年日内瓦高级钟表大家中斩获最佳男表奖,可谓一炮而红。继这次成功之后,他又与如今红得发紫的珐琅大师Anita Porchet合作推出了一款珐琅表。熟悉Anita的朋友一定知道她一片珐琅盘的价格。凭着Laurent Ferrier之前在百达翡丽工作时与她结下的深厚友谊,Anita在堆积如山的订单中额外为他制作了这一款珐琅。
此次表展,我们还有幸见到了自动摆轮的始作品牌伯特莱(Perrelet)。这项发明诞生于1777年,它的问世让懒人从手动上链的烦恼中彻底解脱。今天的伯特莱手表最明显的标志,是由12片钛金属叶片组成的涡轮表盘,当叶片自动旋转起来时,会产生一种类似万花筒的视觉效果,远看上去就像一张飞镖盘。遗憾的是,如此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钟表品牌,却始终没有进入中国市场,对它有兴趣的朋友只好绕道香港了。
奥迪也做手表?
本届CIWE,除了那些精湛的钟表艺术作品令人叹为观止,中国内地的消费者对手表知识的欠缺程度也令人印象深刻。一位前来看展览的女士,在看到Eberhard & CO的手表之后,因为其表盘特有的横向四连排的计时显示盘,居然惊讶地大呼:原来奥迪也做手表!
与此同时,在Eberhard& CO展厅的隔壁,雅典表的品牌公关正被光顾的客人搞得焦头烂额,面对不断有人询问:这个品牌的手表市场投资价值如何?他们也只能苦笑着回答:这个问题,您最好还是去问经销商比较合适。
实际上,这类情况并非个例,我认识的一位信托公司经理,曾经因为不识货,把客户送的江诗丹顿手表,扔在办公桌下的纸箱子里长达半年之久。
不纯的购买动机
在不少中国人眼里,手表与其买来自己收藏,还不如投资或者送礼更有价值。有一位表行的朋友,曾经遇到一位如保镖般,西装革履,戴着大墨镜的彪形大汉,一进表行便把手中的手提箱往柜台上一扔,对他说:这里总共有80万元人民币,照这个数帮我选点儿货。
此时不由想起钟泳麟先生说过的一句话:在中国靠手表吃饭的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,人数比真正购买过高级手表的人至少多出十倍。
中国内地的高级钟表市场就像刚刚从翻斗车上倒下来的进口沙子,虽然看上去很美,踩上去却很不扎实。它的繁荣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建立在一串串靓眼的销售数字上,与此同时,林立在CBD的广告牌和满大街的时尚杂志,又教育了一大批只知道赶时髦的手表买家。
因此,要想使这个巨大的市场变得成熟,举办国际化的钟表展是最有效的办法。在国外,但凡一个繁荣且成熟的钟表市场,都会拥有众多自成一格的表展,它们就像造血干细胞,不断为行业注入新鲜的血液。
通过表展,人们可以比较不同的手表、了解更多更新的信息、对提升自身的钟表认识与热情都有很大的帮助。如果哪一天,巴塞尔表展移师到中国举办,那才是真正值得国人骄傲的事情。